第1篇:北京区域杜俊广工作总结一
1、在活动区的创设中,我们考虑到软硬材料的搭配。如软材料,建筑区,都铺上了泡沫垫,平均每班投放五十块泡沫地板块。当幼儿进入建筑区时,真有一种舒服的感觉。硬材料的投放要科学,美观、合理,富有教育意义,如我班的超市物品。
2、“活动区”内容的设计必须符合每个班儿童的年龄特征,与教育目标相适应。中班注意加强智力训练,不同的活动内容都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区,投入相应的材料。每个活动区根据孩子活动的效果不断补充或更新内容。
3、我们认识到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自己观察者、指导者、鼓励者、支持者。教 师在指导中要把握好一个“度”,这既是一个观念问题,有是一个教学技巧和教育艺术问题。因此我们在活动要“有目的引导,适当引导”。
4、在幼儿活动中,开始我们采取了完全自主的方式,但是游戏中发现有些幼儿游戏的目的性不明确,不清楚自己想玩什么,往往是哪里热闹就往哪里窜。常常会出现有的区“人满为患”,有的区则“门庭冷落”情况。
5、“活动区”活动一开展,我们便把“活动区”中活动的常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我们为孩子设置了“区域活动意愿表”,没个孩子可以根据自己兴趣来选择游戏,此外,我们逐渐培养幼儿爱惜玩具材料,玩完了,会收起来放回原处。不仅做到整洁有序,而且学会合作、分享、轮流、等待、不争抢……
6、孩子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后也有明显的进步:
7、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总结3
8、区域游戏是在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指导下,使儿童的认识水平、个性品质、社会化能力得到积极主动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结合主题活动开展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丰富有效的材料,引导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主动探索、学习。区域游戏是体现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育于游戏中的最好形式好之。
9、木偶表演区丰富了孩子们的语言,交流能力和表演能力。
10、针对幼儿没有目的性的盲目选择,我们在尊重幼儿意愿的前提下,教师会给一些幼儿进区的建议,保证每个区都有孩子玩,每个孩子都有区可玩。在活动的指导中,教师始终把幼儿的需求放在首位,尊重孩子的发现,及时为他们增添新的材料,以平等的身份提出合理的游戏建议。
11、其次,我们要有层次的投放材料。区域活动的材料,是操作的工具、探索的学具,是幼儿学习的物质基础。例如:在沙水区,第一层次:引水小实验。第二层次:水力发电机。第三层次:测量雨量。因为层次的目标不一样,材料的投放也要随之不同,难度不一。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使学习活动真正体现“下能保底,上不封顶的需求。”
12、大多数幼儿在活动中体现出“喜新厌旧”的情况,大多数幼儿喜欢新鲜的材料与内容。对第一次玩的东西非常感兴趣,但一但完成任务,一般就不愿再次操作。因此幼儿在活动中的持久性显的较差,往往不能坚持。
13、在活动区的创设中,我们注意了要符合教育性,每个月的活动重点都在活动区中体现。如要锻炼幼儿肌肉,就在“活动区”投放一些面粉、橡皮泥等,让幼儿练习小手的肌肉。
14、“活动区”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由于是幼儿自选活动,所以儿童的意愿、兴趣可以获得最大的满足,他们可以轻松地投入到自己所喜欢的活动中去。
15、在活动中,我渐渐的发现幼儿之间的交流增多了,有了合作的倾向,但有的时候帮别人玩成任务往往会替代帮忙。
16、本学期,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班开设了益智区、科学区、手工区、建筑区、阅读区、表演区、生活区,并给相同的活动区起不同的名字,如;“淘宝屋”、“想一想”、“试一试”等,我班坚持每天开展游戏活动,导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地与材料相互作用,幼儿活动的兴趣很高。
17、幼儿幼儿未能完全摆脱自我中心以及对活动的需求日益增强,幼儿之间会出现争吵。如,抢同一中材料,抢同一样玩具。
18、规则意识、交往能力加强了。如在家家乐购物中心,幼儿能井井有条的进行挑选物品。而且在选好东西以后能到营业员那里付相应的“钱”。
19、虽然孩子的游戏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着问题,如在手工区活动时,有的孩子会相互模仿,动脑不够;在超市中,孩子交往性的语言还欠缺;在表演区域中,我们准备的道具还不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因此,在下学期的游戏开展过程中,我要对这些问题制订出针对性的计划和方案,让每个孩子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游戏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20、在活动室里,我们设置了自然科学角、小画家,以及语言俱乐部。在一开始我们在语言俱乐部里只是单纯的放了各种书籍,幼儿往往看了一会就没有兴趣了。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手偶和指偶,并搬来木偶台让幼儿来表演老师在课上讲的故事,或者是表演幼儿自己从书上看来并熟悉的故事,这样一来我发现幼儿的兴趣提高了很多,也能先把书认真地看完,再来表演故事。在小画家中,我们将和幼儿一起出去秋游时,带回来的苍耳在麻袋上粘贴图画。这一活动让幼儿觉地自然界的植物也能画画。因此幼儿非常感兴趣。
21、我们认真记录每次的活动情况,填写每周两次的观察记录。着重记录一个区包括幼儿的姓名、提供的材料、孩子们活动情况。教师的指导及反思。进一步深化活动内容,提升活动经验。
22、在活动区的材料投放中,我们在各个区域投放不同的材料。首先我们要保证材料的安全和卫生。我们在保证一些必备材料的基础上,根据主题的要求和阶段的目标,及时添加更新、补充新的材料。
23、我班的盥洗室较大,我们利用这一特点,大胆的在盥洗室里设置了了沙水区,让幼儿在教室里也能感受水与沙的乐趣。在活动室的门口的走廊里我们根据空间的特点设置了“家家乐”购物中心。在整个空间布局的安排上,我们尽量遵循动静分开,由静到动的顺序,同时,在进区口时,让每个幼儿用自己的小娃娃做进去卡,区前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来限制进区人数。
24、教师在“活动区”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注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除帮助一些幼儿选择活动区外,还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活动。在照顾全体幼儿的基础上,进行重要、个别指导。我们提出给每个幼儿以表现自己的机会,尤注意在对“活动区”活动进行总结评价时,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5、在娃娃家边上我们用不同柜子将空间隔开,设置了益智区和小手动一动,使每个区呈半封闭状态。这样既保证了界限清晰,又保证了幼儿在游戏中相对独立、不受干扰。在小手动一动中,老师利用诸暨特产珍珠蚌来做各种有趣的动物植物,让这个活动显得较有特色。我们还利用各种没有用的东西来做各种各样的玩具,使废变宝,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环保。
26、.幼儿知道了废旧物品可以利用,以及垃圾的分类,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就能主动的将垃圾放到活动室里相对应的垃圾箱里。
27、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我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学初,我们在保留了小班的娃娃家、搭搭玩玩、语言角、自然角的基础上,新增添了益智区、和美工区。但是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发现这些东西已经不能满足幼儿幼儿游戏需要。于是我们对活动室、午睡室、以及室外的走廊和盥洗室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和部署,丰富了区域角。我们首先取得家长的支持,大胆的使用叠床,将午睡室的空间利用起来。在午睡室里我们布置了娃娃家、小手动一动、以及益智区。我们很快发现小班时的娃娃家也已经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因此我们在娃娃家里增添了小厨房(在小厨房的位置上我们尽量要它靠近水源),要幼儿在小厨房里自制点心,感受自制食物的快乐,我们把它叫“爱心”食物。在“卧室”我们请幼儿根据季节变化为娃娃选择合适的衣服。这样娃娃家就能很好的满足幼儿需要,也要他们体验到了自己劳动的快乐和成功感。
28、在每月我们坚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计划、主题内容以及上周活动情况,制定合理明确的区域活动目标。
29、丰富多彩的“活动区”活动在培养幼儿语言交流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力等方面发挥了其它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建筑区”孩子们在小小的区域内,每天可随心所欲地搭出自己最满意的建筑,如“高层饭店”、“奇特的动物园”别具一格的“大轮船” 。
30、我们在活动中以间接指导为主。一是靠学具、材料为媒介。二是靠问题为媒介。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学习兴趣减弱时,我们就作之没问题,引导幼儿去继续探索、去发现。如“也许还会有秘密呢,再试试看。”“为什么天平会倾斜,反过来试试”等等,激发幼儿继续探索和学习的欲望。
第2篇:北京区域杜俊广工作总结一
幼儿园区域活动以其独特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所喜欢的一种活动。一学期来,我园透过对区域活动中区域的设置、区域材料的投放、教师如何进行区域活动的导入和结束评价,区域活动中教师如何进行指导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其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我园场地小,条件有限,但自从开展区域活动的研究以来,幼儿园透过组织教师们进行有关知识理论的学习,认识到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性。各班教师能想方设法利用幼儿园的现有条件为幼儿创设活动的空间,把室内一切可利用的空间划分、布置成多个区域。
《纲要》中提出:应“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潜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因此,幼儿园要求教师们必须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设区域,重视各区域的功能,挖掘区域活动的价值,同时还要求教师将现阶段各班的主题教育活动资料融入到区域活动中与区域活动结合,让区域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补充、延伸,让幼儿在区域中透过与同伴共同学习、共同操作、共同探索,得到发展和提高。另外,幼儿园还要求教师们充分利用户外场地为幼儿开设活动区域。户外的活动场地比室内的活动场地要大,能够减少幼儿间的相互干扰,有利于幼儿处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中活动,能充分发展幼儿的个性,激发幼儿活动的主动性和用心性。户外活动环境还能更好地促进幼儿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让各区域都“活”起来,使之真正成为幼儿自主活动的天地。
“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儿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经验的。适宜的区域活动材料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潜力和自主性,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因此,材料对区域活动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材料的投放方面,教师们一向认为材料丰富就是东西要多,所以,大家总喜欢把材料同时一古脑儿全投放到区域中。结果造成因材料过多,幼儿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操作的现象。根据出现的问题,幼儿园组织教师们开展了“区域活动中材料就应如何投放的探讨与交流”活动,总结出:材料的投放要有计划、有目的、分期分批有层次地投放。透过实践:此刻,教师们在投放材料时不仅仅能思考到所投放的材料能发展幼儿的各种潜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欲望,而且能思考到所投放的材料的多用性、安全性和开发性。
《纲要》中指出:教师就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不当,或急于指导,将不利于幼儿的自主探索,使区域活动失去其价值。那么,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教师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我园利用例会时间组织教师们学习了《学前儿童游戏》——“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透过学习,教师们明白: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教师既不能急于指导,也不能放任不管,要透过对幼儿的仔细观察,再采取适当的方式介入幼儿的游戏,给予幼儿适合的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我园要求主班教师在每次的活动中要有重点指导的区域,配班教师、保育老师要协助主班教师组织其他区域的活动以及各活动区域的安全,教师要做到:随时观察、了解幼儿活动的状况。
幼儿区域活动后,幼儿园要求教师要及时做好区域活动的反思,每周写一篇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让教师们透过及时的分析和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不断地发现区域活动的价值,促进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幼儿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幼儿在活动中,透过操作、探索,透过与同伴的学习与交流,提高了语言表达、交往、表现等各种潜力,满足了个性发展的需要。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良好的游戏常规能保证游戏的正常、顺利地开展。所以,区域游戏中,幼儿也应具有良好的游戏常规。活动中需要幼儿遵守哪些规则,就应怎样做。在活动前,老师会和幼儿共同商讨,总结出活动规则,如:在活动中要学会和小朋友协商,谦让,轮流玩,不和小朋友争抢玩具;活动时要爱护操作材料,不随意摆放,不损坏材料;活动中要注意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取放东西轻;活动结束收拾时动作要轻要快等等。透过这些具体、明确的活动规则,幼儿在活动中就明白自己该怎样做。
虽然教师充分利用班级现有条件,为幼儿带给限度的自主活动的空间,但园舍还存在着活动空间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在开展区域活动中,由于教师队伍普遍年轻化,教师指导游戏有时比较粗浅,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期望以后透过进一步改善办园条件和加强师资建设,从而促进我园区域活动水平不断提高,让幼儿更好地得到发展。
第3篇:北京区域杜俊广工作总结一
1、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能够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操作情况和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孩子们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在发现问题时,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强加与孩子。同时我们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我们常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不去打扰到他们,充分满足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对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所以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真正成为孩子的合作者、引导者。首先,在活动中,我们要相信孩子,将角色转向幼儿的合作者及引导者。其次,在幼儿的活动中,我们要关注他们的活动,了解他们当前已有的经验,观察他们对什么感兴趣,是否应在哪方面给予帮助。不能急于用自己心目中的游戏水平做标准来要求孩子。注重幼儿能力差异,安排适当内容。在区域活动的实践和观察中,我们要不断的积累经验,只有做到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尊重孩子的想法,开展区域活动的才有它的真正意义。
3、在材料的提供上还不够周到,材料单一,幼儿活动时兴趣不高,积极进去工作的幼儿不多。2.和同伴合作性不是很强,活动中幼儿对于美工区、建构区的参与性强,较多的幼儿都选择了这几个活动区。活动中幼儿都是各自操作,但体现不出合作行为。
4、区域活动的正确指引有时不到位,也就是幼儿在区域工作时的目标不够明确,这也说明了老师的引导欠缺。
5、在材料的准备上,家园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准备活动材料。在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有部分的材料是来自对各自幼儿家庭的废物搜集,比如小超市里的饮料瓶、各种各样的盒子、都是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的;为了丰富班级的植物角,我们发动家长和孩子,利用各种废旧瓶子在里面种植各种种子、花卉等,家长和孩子们积极参与、发挥想象、把废旧瓶子装扮地很有创意。幼儿对自己自己带来的东西都很感兴趣,投放以后,都纷纷参与到其中。这样,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园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紧密。
6、区域材料更换不是很及时,因此幼儿在区域工作的持续情况不好,部分幼儿不能把整个过程都完成。
7、但是在区域活动开展的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
第4篇:北京区域杜俊广工作总结一
1、每个孩子都爱玩区角活动,但是由于他们年龄小,生活经验有限,如果没有老师正确的引导,区域活动就会成为没有组织没有纪律没有目标的玩!孩子什么都学不到,而且会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因此区域活动时更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开学初我们就商量制定好了本学期活动区的内容,平时工作活动时大家各自做什么,相互怎么合作,什么活动需要怎么样的配合我们都一一做了安排。所以各项活动在开展时都比较顺利、有头有绪。
2、活
3、第6篇中班区域反思
4、菜场的一些自制的蔬菜、鱼、螃蟹等。
5、材料的投放——区域活动我们都知道投放材料要多,要有层次性,幼儿有充分选择的余地。但是小班孩子缺乏自主性,动手能力和生活经验也比较缺乏,我们在材料的准备上也很有局限性。在操作时,材料投放过多,孩子就容易分心,而且会影响操作能力,所以在材料的选取、投入方面不能很好地把握。
6、以娃娃服装店经理的身份参与游戏进行指导:
7、四、达成效果:
8、对幼儿的不良行为更有耐心,帮助并等待幼儿行为的转变。
9、二、建立合理必要的活动区规则
10、第8篇中班区域反思
11、五、案例反思:
12、分析:
13、到了第二天的区域活动,我发现梦洁还是“一如既往”的进入美工区“一如既往”的剪纸,我也发现了,有几位平时不爱进美工区的孩子今天挣着抢着进美工区,在我观察孩子的时候,我发现美工区的地上都是纸屑,而且每位孩子都在争着抢着问我:“王老师你看我剪的好吗?”
14、比较困惑的地方:
15、其实区域活动就是让每位孩子自主的选择自己喜欢并感兴趣的区域进行活动,但是从梦洁小朋友的这个案例,我发现幼儿的兴趣很重要,但是每位孩子都是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比如梦洁小朋友平时在班里还是在家里都是比较喜欢动手操作的手工制作,对于科学探究方面不是很感兴趣。在处理这个事情我忽略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相当强的从众心理和相当强的效仿能力,就是说老师说这个孩子某件事情做的好,他们就会争着抢着做同样的事情,他们认为这样老师就会表扬他们。结果就造成了每位孩子都要去剪纸,搞的满地都是碎纸屑。
16、四、构图讲述活动让孩子画出讲述重点
17、不足的地方:
18、培养幼儿参与角色游戏的兴趣,积极开展“服装店”游戏主题,并从中体验到游戏的乐趣。
19、娃娃家的餐具、煤气灶、娃娃、小床、桌子、被子等。
20、分析:
21、进入娃娃服装店:你们好!请问你们这里卖些什么呀?有卖小孩衣服的吗?那这里的娃娃服装柜台在哪里呢?(引导幼儿热情接待来店中的顾客)
22、幼儿在初步了解服装买卖过程的基础上继续大胆模仿成人的工作,并根据游戏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发展新的游戏情节,如增设服装店的加工厂,为顾客订做服装、修改服装等。
23、活动内容——区域活动是体现幼儿自主性、表现幼儿个性的地方。但小班孩子动手能力薄弱,比如剪刀、油画、固体胶的使用等都需要老师一个一个教会。所以在操作活动时我们选择的内容比较单一,比如剪纸小组内大家一起剪纸,撕纸大家一起撕纸,这样虽然活动比较单一,但是这样我们觉得更有利于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培养幼儿的常规。我们考虑在幼儿基本掌握操作工具使用方法后再开展分层活动、幼儿自主选择活动。
24、我们想买很多件一样款式的服装,你们这儿有吗?(引导幼儿提出可以让他们的服装加工厂设计制作出一批服装来的。
25、其他象美工区,九—十月份我们的重点是撕纸,十一月份是学习使用剪刀,比如学习剪纸、学习纸帖画等等。音乐区九—十月份愿意参与音乐表演,十一月份学习使用打击乐器等参与表演。有目标活动才能顺利开展。
26、这是本次活动下来,各位老师给予我的意见以及我个人的一些反思。活动设计得不错,幼儿活动情况也还行,算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程。但,课程永远是精益求精的,有了各位老师的见解,我觉得再改装一下,一定变得更好!
27、平时注意多跟幼儿沟通,发现每一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28、要在幼儿兴趣点上不断生成和改进材料,要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具有层次性的材料,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机会体验成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使幼儿乐于活动。
29、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性的学习增加了教师与幼儿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更加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运用观察和分析的方法引导幼儿正确认识物体形象,形成鲜明表象,创编形象的儿歌导入学习,为动手绘画提供丰富感性知识。根据绘画内容合理创遍儿歌,能够帮助幼儿掌握绘画要领,大胆地作画,形象的语言能调动幼儿极大的学习兴趣。对幼儿创造潜能的开发具有积极的作用。
30、一、教具的充分准备应为幼儿的操作学习服务
31、一、活动有目标性
32、师:(出示玩具娃娃)新年就快到了,我要去给我的娃娃买套新衣服,让她过新年的时候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小朋友,你们说,我去哪里买好呢?(引导幼儿说出服装店)
33、看到这一连串的`一幕,你还会觉得孩子什么事都不会吗?其实他们解决事情有自己的方法,教师或者是父母应该只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孩子提醒和引导,而不是把每件事情都揽给自己,这样不仅不能让孩子成长,还会阻止了他们学习与他人相处的机会。
34、开学初的区域活动还是比较处于老师主导的阶段,接下来要考虑怎样更好地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索学习方法。通过区域活动培养他们的思维活跃。
35、分析:
36、那先说说这个硬件设施中,故事机的声音还是偏小,幼儿只有在很安静的状态下才能听得比较清楚一些。其次就是在幼儿选择了这个区角时,教师没有及时加以引导,使幼儿懂得排队一个个入场,并且看着自己的票进行对号入座,不拥挤。这里如果一开始教师没打算干预太多的话,应该在活动区角介绍时先向幼儿说明白,这样就不会出现拥挤并且茫然入座的现象,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感觉。接下来就是数学区,这个区角算是比较丰富的,有墙上的坐标房子图,有桌面上的坐标记录纸,还有地面上的找房子游戏,墙上和桌面上的材料准备以及幼儿的活动情况都算比较不错,争议最多还是地面上这个,主要问题就是出在胸饰上,如果把胸饰换成图卡,直接让幼儿帮小动物找家,然后放在相应的格子里,这样比较利于幼儿检验,胸饰的话,幼儿找完一个又换另一个去找,给人感觉不是那么的.合理。还有就是所有的动物图卡的坐标位置还是都标在胸前比较明显,并且也为最后的评析中拍摄照片后更好的检验。最后说说手工区,幼儿很感兴趣,而且教师预先折好一排也给了幼儿足够的时间去编号,如果要有更好的效果,那换成立体式的电影院,效果一定更佳!尤其是帷幕一放,整个影院的感觉就出来了,不过这节课,小朋友在手工区还是完成的很不错,也很用心。说到编号,如果教师一开始就让幼儿拿好编号,再一一折椅子,时间上可能又更充分。
37、在《纲要》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即数学教育生活化。这一点还做的不错。我在活动的开始部分,出示成双的实物:袜子、鞋子。提问:这是什么?有多少?(有几只?有几双?)配对的两个物体是一双,请你想想哪些东西也是一双的?充分挖掘数学教育中生活化的价值。巧妙地抓住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以幼儿的生活与经验为基础选择,注重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育的因素,提高幼儿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求知欲,自然地营造数学活动的环境。
38、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性的学习增加了教师与幼儿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更加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运用观察和分析的方法引导幼儿正确认识物体形象,形成鲜明表象,创编形象的儿歌导入学习,为动手绘画提供丰富感性知识。根据绘画内容合理创遍儿歌,能够帮助幼儿掌握绘画要领,大胆地作画,形象的语言能调动幼儿极大的学习兴趣。对幼儿创造潜能的开发具有积极的作用。
39、你们去过服装店买东西吗?你们是怎么买的呢?
40、组织幼儿商量如何布置游戏场景(柜台),并进一步引导幼儿考虑如何扩大服装店的影响,如为服装店做广告;如何扩大服装店的规模,满足众多观众的需求,如开设一个服装加工厂等。
41、第3篇中班区域反思
42、第9篇中班区域反思
43、我这件衣服款式、颜色都挺喜欢的,就是觉得袖子太长了点,你说怎么办呢?(引导幼儿提出他们可以帮我将衣服拿到他们的服装加工厂改一下的,可以满足顾客们的各种需求。)
44、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教学反思3
45、今天是我们玩区域的日子了。早早地上完了课,请孩子们安静地坐在我旁的边,分配起了区域。区域是轮流的,所以每个孩子都可以玩到不同的。男孩子特别喜欢玩建筑区,但是也是因为他们特别调皮,再玩的时候总会发生一些争执。于是在玩之前,我们做了勾勾手指头的保证的,谁一犯错,就会被取消资格,黄牌罚下场。他们的再三要求和保证,我心软了。话音刚落,他们几个高兴地朝着建筑区走去,玩了起来。我坐在美工区的一角,观察着他们这几个孩子。他们是我们班里很活跃的孩子,有时活跃的只要一看见人就容易兴奋起来。果然,不出所料没过一会儿,他们就为了一块积木争吵起来了终于,嘟嘟他开口了:“阮老师说过《孔融让梨》记得吗?告诉我们要谦让,并且刚开始在玩之前,我们都答应老师的要好好玩,可是。。。。说着说着,他们不再为一块积木争吵了又恢复到了平静。
46、策略:
47、每位幼儿都已经选择好了自己操作的材料并进行操作,就在区域活动进行时间过半的时候,张梦杰小朋友说:“老师你看我剪的好吗?”这时我走过去弯下腰仔细的看,我问:“孩子你剪的这是什么?”梦杰吱吱唔唔的说:“嗯……是窗花”。虽然孩子剪的参差不齐但是从我和梦杰对话来看,孩子对她剪的窗花信心不是很满意,为了鼓励她,我说:“你还真别说,剪的真的很不错,真好!”说完我看到梦杰自己在偷偷的笑,非常得意。
48、作为大班的幼儿了,可以运用记录表,让幼儿在操作中及时地记录,以记录的形式将事物的现象简单地呈现出来,并能容易地找出规律。幼儿可以通过表格来认识到原有知识是不对的或在操作中的一些错误,使幼儿的知识系统化,也让幼儿的发现得到验证。幼儿都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于是,教师在总结中出现的表格就是从幼儿那儿提取过来的,教师要小结的知识点也是幼儿们自己发现、总结出来的。
49、三、注重讲评工作
50、五、组织幼儿收拾整理游戏材料。
51、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区域活动;
52、活动过程:
53、其实让幼儿发展应该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这一点没有错,但是如果幼儿总是“一如既往”的重复一件事情,这样势必会导致幼儿发展不均衡的现象,通过这个案例,让我明白了,教师要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兴趣进行有目的的“干扰”,让幼儿知道你已经对某一活动上很熟练了,你要去尝试并接受不同的新事物,只有这样才会发展的均衡,以后才能适应社会。
54、区域活动时间到了,按往常一样进行对当天的区域活动进行总结并展示幼儿作品,这时我想再鼓励一下梦洁吧,于是我将梦洁的窗花向幼儿进行了展示。
55、商店的一些商品、货物。
56、第5篇中班区域反思
57、玩区域其实是给孩子创设一个特定的环境,让他们身入其中去。进入这个环境中,需要接触伙伴,这就是合作游戏。可是如何让他们学会玩,快乐地玩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一个小小的建筑区中,难免会出现争抢积木的现象,并且它很普遍。即使在开始分配之前,你千叮咛万嘱咐不可以争吵什么的,孩子毕竟是孩子,玩起来什么都忘了,这就是孩子的天性―爱玩。作为老师的我们总是帮着孩子去解决问题,可是不曾想过这样的方式对吗?也许孩子也会有自己处理的办法,虽然不怎么周到,但在合作游戏中,让同伴折服的就是好办法
58、虽然意识到构图讲述活动孩子在讲述过程中对图的利用不是很恰当,而且一直在提醒,但是真正的操作起来孩子的表现还是不尽人意。当我发现孩子们还是在利用整幅图的的某一小部分作为重点进行讲述的时候,我一下想起绘画活动时我们的要求——必须把重要的部分突出,于是我停止了讲述,出示一副背景图让孩子们观察,然后把自己想好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图上画出来,当孩子们把自己想法画出后大家的争论就开始了,有的说怎么跑那里去了(跑偏了),看不到了,有的说这么大副图你只是利用了一点点呀,哈哈,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了。于是我接着孩子们的话讲出了图的作用,提醒他们在今后的讲述中,必须认真观察图片,找出重点的内容,然后以其为背景进行讲述,如果喜欢其中细小的内容可以作为讲述的某一要素进行利用,丰富讲述的内容。通过对几幅图的观察,孩子们基本把握了如何找出一副背景图的重点部分,如何突出图的精华部分,充分了解背景图在讲述中的作用,相信这样在以后的讲述中他们就会更好的利用背景图,进行精彩的讲述了。
59、实录:
60、四、组织幼儿围绕游戏主题进行讲评。
61、本活动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真实的情景体境,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建构新的知识经验。而教师坚持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根据幼儿的需要在精神上、策略上因势利导给予启发帮助,使幼儿在自由的环境中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整个活动以情激趣,以情激学,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了师生互动作用,使幼儿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62、二、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扮演,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布置游戏场景,特别帮助服装店的幼儿布置柜台,引导他们分类摆放,并将衣服、帽子等有的可以展示出来,有的可以折叠好后放在柜台上,要求要放得整齐、美观。
63、三、教育措施:
64、一、引出游戏主题。
65、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区域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娃娃服装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66、第2篇中班区域反思
67、随着椅子数量的减少,我们大一班表现出了惊人的团结力量和合作能力。最后,最多竟然有四个小朋友同坐一张椅子。虽然第四个小朋友根本不是坐下,而是两腿微屈,靠在后面的小朋友腿上!他们笑着,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等待着我认同他们的方式。
68、组织在娃娃服装店工作的幼儿讨论:服装店该有哪些人?并根据幼儿的意愿让他们自由扮演角色进行游戏。
69、请问你这是娃娃服装柜台吗?你这里有些什么服装?有什么新货呢?
70、区域活动中,琪琪和双双两个小朋友在画画。琪琪受了范例的启发,她的画面上出现了许多大树。有的树枝上长出了嫩嫩的小树叶,有的树叶是大片大片的。她一边画一边告诉身边的同伴:“我的大树穿上绿衣服了,大的是妈妈,小的是宝宝。”双双受到了同伴的感染也开始在自己的画面上添上大树和小树。活动结束时,两个孩子的作品基本成型。如果再配上儿歌,相信一定有更多的孩子来尝试画一画的。带着这个想法,我在交流分享的时候,请孩子们一起来根据画面来编儿歌。“大树是妈妈,小树是宝宝。妈妈爱宝宝,宝宝笑哈哈。”在老师和孩子们的一起努力下,一首好听的儿歌、一幅美丽的作品呈现出来了。
71、我被他们在“关键”时刻的合作和分享的精神打动了,也许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合作”、什么是“分享”,难道这不是合作与分享精神的雏形吗?我们常常“以成人之心度幼儿之腹”,过分地夸大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说实话,刚接这个班的时候,这些孩子们的常规确实使我头痛。但是,在一次次活动中,孩子们一次次向我展示了他们的纯洁、可爱、力量和不平凡!
72、第4篇中班区域反思
73、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选择了不同的区域开始玩游戏,就在这时我发现有几位孩子进入了美工区开始选择操作材料,有的孩子拿彩笔画画,有的孩子拿绵团粘画,还有的孩子拿剪刀和彩纸开始剪纸,作为老师,这时我开始观察每位幼儿为他们提出的问题和疑问进行耐心的辅导和帮助。
74、对孩子的观察还是不够深入和细致,特别是针对个别孩子或针对某件事物的观察。
75、你们知道服装店里都卖些什么东西呢?
76、小班幼儿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能力,也不能很好地表诉自己和其他人在区域中的表现。所以我们很注重区域活动后的评价。我们的评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也能让幼儿养成正确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习惯。两个月下来,已经会有孩子评价同伴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了。
77、活动中不随便更换自己选择的区角,逐步培养对活动的坚持性。通过两个月活动,目标基本达到。
78、第7篇中班区域反思
79、(二)以顾客的身份参与游戏进行指导:
80、理发店的自制剪刀、吹风机、洗发水、毛巾等。
81、我想买件一岁小孩穿的'衣服,你这哪些衣服合适呢?你能给我介绍介绍吗?
82、设计—实践—反思的过程,让我对教材、设计意图的运用都有了更透彻的了解。而在数学领域这一块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我会多去翻翻老教材,多走进老教师的课堂,学习她们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认真实践与多反思中去感悟……
83、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是是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不管是哪一个领域、每一个知识点都应是教师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及已有知识,在自主探索中,主动构建的一种经验。在这节数学活动中,知识的学习其实是:发现—梳理—总结的一个过程。让幼儿在自主操作、探索中去寻找,去发现,教师就帮着引导、梳理,教师的教其实就是对幼儿在今天的课堂中发现的、积累的新知识的一个小结。
84、我们把开学初定的特色计划中关于游戏、区域活动的目标细化。九月份,我们的活动目的就是让幼儿熟悉区域,了解区域活动。十月份
85、到了第三天我在早餐准备的时候,我用鼓励的口气向孩子们说,这几天小朋友们在区域活动的时候表现的都很好,活动区的常规坚持的也非常好,但是我希望每位幼儿在不同的区域都能有所成就,比如:美工区不是只能剪纸也能画画也能粘画很多操作材料,你们应该尝试不同的操作材料,只有这样你们才能更加的聪明。
86、一个良好、有序的环境是幼儿能够在区域中自由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通过观察制定出幼儿可以理解能够遵守的区域活动规,多引导、多督促、多赞赏来让幼儿遵守规则和各种行为,逐步建立起班级区域活动的有序环境。
87、活动准备:
88、通过这个活动是我反思到:我们教育活动的前提是孩子们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掌握,幼儿的思维是直观的,很多东西如果单纯是老师在讲,他们很难理解,或许在他们的心里他们在图中讲的就是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最完美的,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通过事实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自己知道该如何修正自己的不足,只有这样才会给他们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让他们在以后的活动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89、二、案例分析:
90、娃娃服装实物若干件、一些自制服装的材料(旧挂历纸、白纸、剪刀、蜡笔、水彩笔等)。
91、三、数学教育中的生活化、游戏化
92、这是一节大班数学活动《住哪里》延伸下来的区域。从我整节课下来的活动情况来看:目标定位明确且贴合大班幼儿的活动情况及主题目的。并且目标达成也有百分之八九十,算是计划得很不错。准备上也是跟着目标跟着主题走,并且每个区角布置的也比较合理,材料很丰富。那现在说一说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小状况,首先就是“故事厅”。这个区角其实设想的还是不错的,而且位置摆放的也很合理,在一个安静的区角,准备了相应的椅子以及标上座位号,给予相应的“入场卷”,一个故事机。
93、区域活动中,琪琪和双双两个小朋友在画画。琪琪受了范例的启发,她的画面上出现了许多大树。有的树枝上长出了嫩嫩的小树叶,有的树叶是大片大片的。她一边画一边告诉身边的同伴:“我的大树穿上绿衣服了,大的是妈妈,小的是宝宝。”双双受到了同伴的感染也开始在自己的画面上添上大树和小树。活动结束时,两个孩子的作品基本成型。如果再配上儿歌,相信一定有更多的孩子来尝试画一画的。带着这个想法,我在交流分享的时候,请孩子们一起来根据画面来编儿歌。“大树是妈妈,小树是宝宝。妈妈爱宝宝,宝宝笑哈哈。”在老师和孩子们的一起努力下,一首好听的儿歌、一幅美丽的作品呈现出来了。
94、也许是我的这些话起了作用,在选择活动区的时候梦洁小朋友拿着小椅子在进去牌那犹豫,看看这看看那,最后终于选择了建构区,在建构区与小朋友搭建的过程中,梦洁与同伴配合能力相当的强,这时我转身一看,美工区也没有了满地是碎纸屑的现象了。
95、在活动中我们几位老师还是比较会观察孩子的,活动时我们及时发现他们的困难在哪里,随时纠正,或下次改进。活动评价完了我们还会就本次区域活动做一个交流,相互了解孩子在其他区角的表现。两个月来,区域活动开展比较好的地方是:
96、下午到了区域时间,孩子们安静的坐在位置上等待着我,我分配了几个孩子进到图书区看书,只听到晨晨大声的对着荨荨说:“这本书是我的!不许你拿.”接着而来的就是一阵哇哇的哭声。我顺着声音看过去,原来是晨晨把荨荨手上的书给抢走了,荨荨坐在图书区里大声哭了起来。我没有出声,只是在一旁看着,以前每次遇到这种状况,我都会第一个出面,可是这样他们永远都学不会自己处理事情,所以我想再等等,再看看。只见荨荨哭了大半天,见老师没有过来,她自己站起来选过了另外一本书,然后自己坐在角落上看,因为荨荨看的是一本有关喜羊羊的书籍,晨晨也饶有兴趣的凑了过去,荨荨把书盖起来不许他看,晨晨不好意思的说了声对不起,接着荨荨把书打开,两个孩子开心的一起看书了。
97、一、案例描述:
98、三、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99、在“抢椅子”游戏中,我对游戏规则稍作改动,要求抢到椅子坐下的小朋友帮助没有抢到椅子的小朋友坐下来。在第一轮“抢椅子”游戏戏中,每一个幼儿的个性都充分的反应了出来。腼腆内向的丹妮没有找到位置,小朋友拉她坐到自己的腿上,丹妮用求助的眼神看着我,不肯坐上去;个子矮小、聪明活泼的范志豪没有抢到位置,急的从椅子的这一头跑到另一头,跑了两个来回,终于和另一个小朋友分享了一张椅子。出乎我意料的是,前天那位为了抢一个大皮球跟小伙伴吵起来的贝贝竟然招呼没抢到椅子的小朋友坐在自己的腿上;两个经常打架的小家伙竟然抱在了一起,还一起朝我笑,好像在说:“看,我们坐下了吧,我们是好朋友!”
100、活动目标:
101、在活动的第一部分:感知单数和双数的第3、4小点中:请幼儿按卡片上的数字取出相应的雪花片;请你2片2片地数,发现了什么?让幼儿尝试2片2片地数,其实就是让幼儿在操作中,自主探索中去发现今天要学的知识点:2个2个数最后多1的,表示这些数量的数叫单数;2个2个数刚好数完的,相等的,表示这些数量的数叫双数。这一环节是幼儿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构建知识点的关键。而作为老师的我在设计了这一环节,幼儿也对其进行了操作感知,却没有对让幼儿的感知的、发现的进行及时地梳理,以至于落空了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也没有为下面的知识点总结做好铺垫,使得总结成了灌输知识的一个形式了。
102、二、知识的学习是幼儿主动探索中的一种积累
103、数学活动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是一个很难掌握的领域。今天的《区分单双数(一)》,是一节随堂课。在活动的进展中,就发现了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活动后就及时与领导、同事交流。反思:
104、(一)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游戏,随机对娃娃服装店进行指导。
105、《纲要》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陈鹤琴说:“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第5篇:北京区域杜俊广工作总结一
区域游戏是在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指导下,使儿童的认识水平、个性品质、社会化能力得到积极主动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结合主题活动开展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丰富有效的材料,引导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主动探索、学习,区域游戏是体现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育于游戏中的最好形式好之一。
本学期,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班开设了巧手作坊、生活区、数学区、小熊超市、阅读区、表演区,坚持每天开展游戏活动,指导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地与材料相互作用。现将半年来的活动情况作一简单总结。
1、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材料。
如果在活动区内提供的材料难度相同,对于一部分幼儿可能过于简单,容易完成,这样就会使其失去兴趣,不利于其进一步发展。而对于另一些幼儿可能又太难,通过努力却达不到,这样也会使其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了解每个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考虑个体和个性差异,在活动区内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供不同程度的幼儿选择。如:在美工区投放折纸材料,让幼儿练习能折双三角物体时。教师就可以投放利用双三角原理折叠的难易程度不同的多种物体,让幼儿自由选择。这样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就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家园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准备活动材料。
在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有部分的材料是来自对各自幼儿家庭的废物搜集。比如瓶子、种子、绒线、蛋壳等等,都来自幼儿和家长的共同收集。幼儿对各自带来的东西都很感兴趣,我们投放以后,都纷纷去尝试着玩。这样,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园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紧密。
3、区域材料能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
我班能把区域活动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环节,及时地把主题活动进行过后的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们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相关的主题探索与操作活动。美工区里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主题活动开展后投放的,这样幼儿基本都了解了怎样操作,也更感兴趣了。
1、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
我们常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尽量不去打扰到他们,充分满足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对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仔细观察幼儿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对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
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发展上也是不竟相同的。我们在数学区设计了“玩牌比大小”的活动,能力较好的幼儿既能按照规则玩一个一个比,还能自己创出两个两个或三个三个比;但是有几个幼儿不会玩,还有对活动不感兴趣。于是我们就针对这样的差异性作出调整。我们把“比大小”该成了“排小鱼”的游戏,当牌排到相同的点数时,就可将相同点数之间的牌全部吃掉。更改游戏规则后,能力差的幼儿也都想到数学区游戏了,还自己比起谁赢的牌多呢。
1、随时观察幼儿活动的情况,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满足幼儿的需要。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能够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操作情况和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孩子们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在发现问题时,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强加与孩子。
2、用儿化的评价语言促进区域活动更好地开展。
如果有必要,我们常常深入到孩子中间去,了解他们的玩法、规则意识等,我们还常用“耶”、“真棒真棒啊”、“加油”等等儿化的语言对幼儿进行评价,并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努力,我班的区域活动在园内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虽然孩子的游戏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着问题,如在手工区活动时,有的孩子会相互模仿,动脑不够;在超市中,孩子交往性的语言还欠缺;在表演区域中,我们准备的道具还不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因此,在下学期的游戏开展过程中,我要对这些问题制订出针对性的计划和方案,让每个孩子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游戏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第6篇:北京区域杜俊广工作总结一
1、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孩子自由创造,自己动脑,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时老师只需要轻轻一引导,孩子们就能领悟,应该给孩子们多一点的发展空间。我在美工区投放了蔬菜实物,引导幼儿根据各种蔬菜的形状特点发挥想象力,利用辅助工具进行造型装饰。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想好要做怎样的蔬菜娃娃,并有意识地选择蔬菜,鼓励幼儿作出与别人不一样的蔬菜娃娃,并试着给自己的娃娃打扮得漂亮些。
2、>中班美工区域反思三:中班美工区域活动设计与反思>>(489字)
3、今天下午的美工活动结束时,我整理区域的时候,看到的景象让我大吃一惊。橡皮泥混乱的挤在盒子里面,各种颜色揉杂在一起,看不清原本的颜色。橡皮泥工具也是在区域的各个地方散落着,左一个,右一个。看起来非常的混乱。但是却没有一个幼儿为此“买单”。他们在活动结束的时候都急急忙忙的放下材料,然后人就跑走了。没有人想到要把用过的工具宝宝送回自己的家。
4、首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断的强调出送工具宝宝回家的重要性。强化幼儿的常规意识。然后设置了值日生,并让每个幼儿轮流担任。让值日生担负起提醒同伴的责任,这样做效果很好。每天要值日的幼儿因为要提醒别人,自己首先要做到,几个值日生担负起原来只有老师一个人干的工作,效率就提高了。而且,幼儿轮流当值日生,每人都有提醒别人的义务,这样责任感就培养起来了。对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并加以积极的引导。不断强化幼儿的主人翁意识。最后是开展评比活动,激发幼儿关心集体,为集体服务的积极性。
5、2.从活动中能力获得来看,这是以美工活动为主的一个方案活动。其中主要的是折纸技能,经过了解和观察,我发现幼儿的折纸活动很少,所以在活动中我及时作了调整,对于幼儿看不懂的地方边示范边讲解,像折纸的一些专门的用语也一一向幼儿作了介绍。折纸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小手肌肉群,增强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同时能在活动中促进手、眼、脑协调发展;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把符号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动作,具有一定的空间转换能力。
6、>中班美工区域反思二:中班美工区区域活动反思>>(482字)
7、中班美工区域反思一:中班美工区域活动反思
8、在美工活动中,我让每个孩子都从家中带来了一次性纸杯。活动一开始,我让孩子来讲述:用纸杯可以干什么?孩子的回答是:可以用纸杯来喝水,纸杯可以种东西。接下来我出示了剪刀,让孩子来想一想,用剪刀可以将纸杯变成什么?孩子的想象非常丰富,有的说可以变成碗,有的说可以变成花,有的说可以变成小狗等。我顺着孩子的话说,你们讲的真好,今天我们就来将纸杯变一变,看老师是怎样变的。我进行了示范,边剪边向孩子讲解,要求他们沿直线进行,剪好后再涂上漂亮的色彩。
9、在涂色的过程中我对幼儿讲解了如何运用对比色和渐进色进行涂色。在孩子的操作中,他们非常的认真、仔细,特别是一些平时比较懒散的孩子也十分乐意的在进行着自己的创作。但从幼儿制作完成的纸杯花来看,结果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幼儿没有运用对比色和渐进色进行涂色,而且幼儿在分割纸杯时涂色的方法都是一样的,所以制作出来的纸杯花都是差不多的。
10、对于教师来说,美工区域活动中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观察,观察整个区域,观察个别幼儿及群体幼儿。特别是在了解孩子活动过程时,教师要在观察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并要要学会引导等待,等待孩子的主动成长。不要在孩子刚碰到困难时,就挺身而出,这不仅易使孩子产生依赖性,也不利于孩子坚持性、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当然教师也不是完全置身事外,应让孩子处于自己的观察范围中,及时了解孩子的需要,特别是孩子发生像以上观察中遇到的障碍时,教师应进行适当的引导,使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
11、3.从活动形式来看,虽然是大班的幼儿,但只有四、五岁,所以对他们采取的形式是游戏化活动。从共同商议引入神秘的悬念开始,提供有趣的探索、快乐的游戏、综合的感官运用等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在动静结合的活动中,有观察、比较、分析、制作、表演、歌唱等多种参与方式可供选择。
12、4.从活动效果上来看,折纸青蛙是一种好玩的游戏,幼儿在玩中身心放松、情绪愉快。在这个活动中,小青蛙还可以组合成一幅画面,幼儿亲手把自己的作品用来布置环境,是让人感到多么幸福和愉悦的事情!折出的不仅仅是小青蛙,更是在情感上的一次愈合。虽然我们的家园在地震中受到了破坏,但我们有能干的小手可以让美丽的活动室变得更美!幼儿在一个由自己创造的美丽环境中,身心得到舒展,活动积极性都很高。虽然我们的救援工作是短暂的,但是在孩子的回忆里至少有那么一段时光是快乐的、愉悦的。
13、>中班美工区域反思四:中班美工区活动反思>>(591字)
14、1.从内容选择来看,这是一个和季节结合起来的内容。夏季是青蛙出现比较多的季节,而且幼儿都很喜欢青蛙,加上折折玩玩也是幼儿比较喜欢的活动,这样,用纸折成的小青蛙既可以制作成手工作品,还可以当玩具,又可以装扮我们的活动室。
15、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幼儿不良的习惯。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班级区域常规意识的浅薄。
16、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班级区域的常规需要重新巩固。
17、>中班美工区域反思五:中班美工活动教学反思>>(466字)
18、今天的美工区内我为幼儿收集了各种蔬菜和辅助工具(牙签、纸、笔、橡皮泥等)。有六位小朋友进入操作,其中凯豪和雨昕惊奇的说:“看,这里有好多菜啊?”我就笑着说:“你们猜猜看这些是做什么用的?”凯豪好奇的歪着脑袋说:“不知道,大概是让我们画画的吧!”我说道:“这些蔬菜除了画画,还可以做成蔬菜娃娃呢,你看。”我拿出了其他小朋友做的蔬菜造型给孩子们观察和参考。“那你想做怎样的蔬菜娃娃呢?”(即用什么蔬菜做头、身体„)这时他们开始互相商量起来了。然后,就各自拿了一个胡萝卜装饰起来,雨昕首先在纸上画了眼睛和嘴巴,然后剪下贴在萝卜上当作萝卜娃娃的眼睛和嘴巴还问道:“老师,还可以做什么?”我回答:“再看看这些工具里面,你还可以用到些什么来装饰呢。”“我想用橡皮泥。”“天气炎热,可以用橡皮泥做些什么呢?”我问道。“我给萝卜娃娃做顶草帽吧”说完,她就高兴的拿起橡皮泥搓长在“头顶”上盘起来,一顶帽子就这样完成了。
19、在本次美工区域活动中,孩子们能自发地组织邀请同伴参与活动,说明中班孩子已经养成了自主学习、主动调整的能力。本次活动内容,对孩子来说选择范围较大,同时自由区的开设,使孩子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的内容,这无疑让人觉得对于培养孩子的坚持性有一定困难。其实不然,我觉得孩子的坚持性是在一步步接近成功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正如以下的实录,孩子们在不断地探索中,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同时,不断地配合,和同伴间的互助,使孩子们战胜困难的勇气也在提高。最终的成功作品,不仅验证了孩子们的能力,也培养了孩子在活动中的坚持性。
20、有的孩子在制作的过程中兴趣很高,制作好一个后还要求做一个,于是我就引导孩子要制作一个不一样的,效果还可以。在以后的美工活动中还需要不断培养幼儿对渐进色和对比色的进一步了解。
第7篇:北京区域杜俊广工作总结一
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选择了不同的区域开始玩游戏,我发现创想区一个人也没有。于是,我说:“创想区谁愿意去玩啊?”可是没有人理睬。也许是幼儿光顾着玩游戏没有听见吧,于是我耐心地提高了嗓门:“今天谁愿意去玩纸箱啊?”这时,孔妍举手说:“我去吧。”后来有几个幼儿也陆续的响应了,要去创想区玩。
创想区“纸箱加工厂”的游戏开始了,从窗口望去,孔妍等几名幼儿都在玩,可是一会儿游戏就结束了。见此情况我就从头到尾把整个游戏的过程和玩法讲给了她们听,并给她们几个人分配了不同的角色,在我的辅导下创想区里的“纸箱加工厂”总算顺利的开展起来了。在区域活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发现创想区里乱成一团,跑过去一看,正在玩开“小汽车”的游戏呢。看到我来又赶紧玩起了纸箱,嘴里却不停的说一点都不好玩。
区域活动本身具有自由、自选、独立而协作的优势,可今天创想区在没有人的情况下是老师介入,和幼儿商讨后幼儿才去游戏的。根据孩子的反应我做了以下的原因分析:
(一)投放的材料的问题
1、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幼儿的兴趣已经不高了,没有及时的调整材料,材料也比较单一。
当幼儿对某样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时,便能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情绪,处于积极主动的探求状态,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而幼儿的能力与水平又是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当幼儿觉得游戏也就如此时,她们就会失去活动的兴趣,也就不愿意再玩了。
2、投放材料时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这些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而幼儿教育要允许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活动区投放的材料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按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方式进行有计划的投放,维持幼儿持久探究的兴趣。
(二)教师的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是观察者、引导者。我们支持、鼓励幼儿自发地探索和操作材料,根据幼儿在区域中的表现,随时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我们建立区域活动常规,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自主自律能力。我的指导对于幼儿来说没有具体的评价,幼儿在游戏中没有兴趣,出于我的威严才继续游戏的,没有足够的空间给他们,应该给予鼓励,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
(一)对材料重新进行调整
1、材料太单一,而且没有层次性,针对这个问题,我在《创想区》的区域版块当中,我要进行观察、评估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根据教育目标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所以除了保留原来的游戏程序外,还准备了各种材料,让幼儿自己设计纸箱进行游戏,增加了难度,保证幼儿玩的持久性和创造性,也提高了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这样就不会出现无事可做的现象了。
2、针对幼儿的兴趣投放材料。
随着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要及时进行补充、调整,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改进或摒弃不适合的材料,开发挖掘新材料,使投放的材料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
(二)在活动当中发挥孩子的创造性
在区域化学习活动中,我们注意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具有启发性的活动材料,从而解放幼儿的头脑和手脚,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度,使幼儿充分地表现自我,勇于创新。
(三)指导到得当、适时,有针对性
在观察指导的时候,要给幼儿一定的空间去发挥,给他们宽松的环境去讲述他们的需求、困难等等。要仔细的倾听幼儿的“秘密”,要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想、看问题,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推进幼儿游戏。
第8篇:北京区域杜俊广工作总结一
游戏是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但幼儿游戏决不是单纯感觉上
的快乐,而是伴有生命充实感的快乐。游戏是幼儿的活动,与学习活动,劳动活动有着不少的区别。它有这样的一些特点:第一: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的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不是在外强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幼儿出于自己的兴趣与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的活动。幼儿游戏的类型很多,区角游戏、角色游戏和晨间自选活动,其中银行、幼儿园、娃娃家、医院、理发店、食品城等是角色游戏、区角游戏、晨间自选活动。
本学期,我们根据园务计划精神和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积极地为幼儿创设、
完善了游戏环境,通过发动家长、幼儿等多方面地收集游戏玩具和材料,认真地按计划对幼儿的游戏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通过努力,孩子们在游戏中交往能力、合作技能、表现欲望、创造性等得到了一定发展。以下就本学期的游戏情况作个总结。
在角色游戏中,角色是游戏的中心。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扮演某一种假想的角
色,以假想的方式把头脑中已有的表想重新组合,从而反映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并参与xxx的社会生活。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为之争吵不休,对于我们中班的孩子,不仅要进行品德教育,让他们懂得互相谦让,同时也着重对幼儿协作意识进行培养。
第一,利用游戏规则诱发幼儿的协作行为。规则提出:不仅是为幼儿的活动
提出要求,也是对幼儿行为及其游戏开展一种暗示。如,在娃娃家,我们是这样引导幼儿确立规则:“小朋友在游戏开始前,要先商量,确定各扮演什么角色,然后再游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孩子是一家人,每人都要关心家里的事情和家里的人,不能想做什么就怎么做”。要求幼儿能提出自己想要担任的角色,并
相互协商。用“一家人”将他们间关系明确,暗示他们在行为上要有协作。
第二,教师主动加入幼儿游戏。老师加入幼儿的活动中,可以激发幼儿的
游戏兴趣,也能为幼儿做出良好的榜样。如:一次,我在娃娃家当“妈妈”,磊磊当“爸爸”。早晨起来,我对磊磊说:“我给孩子穿衣服,你去买早点吧。”他回来时对我说:“我买了蛋糕。”吃过早点,我看了一眼手表说:“哎呀,我要迟
到了,来不及送宝宝了,”说:“你快点走吧,我去送他”。开始时,磊磊是被动的与我交往,后来就变被动为主动,协调我们之间的行为。
此外,由于幼儿年龄小,他们参与角色的主要动力是兴趣和好动性。因此
本学期在组织角色游戏时,在设置情景,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的基础上,注意引导和鼓励幼儿去大胆尝试获取经验,从亲身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这样才能逐步变自发的好动为主动的活动,有利于幼儿自身潜力的发展。例如,在“食品城”这一角色游戏中,我们的小朋友能选择、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他们心目中的特色蛋糕。他们在游戏中可以自由自在地随意选用材料制成心中所想的东西,大家都玩得十分开心。由此可见,在游戏中,幼儿通过自身的体验从中获取了经验,选择了自己感到好的方法,这样使他们在更好更快地掌握技能的同时,更增强了他们对角色游戏的兴趣和信心。
区角游戏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不是教师把知
识告诉幼儿,让幼儿被动、静止地接受,而是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结
合《丛书》中提出的“区域活动建议”,本学期我们班的教育区角游戏开展情况:
首先,教育区角游戏的设置是灵活的,我们依据主题活动的内容在多方面考
虑下进行了设置:如《春天的童话》的主题活动中,就设置了美工区、科学区、语言区、益智区、建构区等。而在《我找到了夏天》主题活动中,就设置了生活区、美工区、语言区、建构区、益智区、科学区等。
其次,各个区角的创设也根据主题的具体情况而定。语言区通常投放一些与
主题相关的图书、卡片、指偶等资料,张贴一些有趣的图画和一些幼儿仿编的儿歌,同时也放置一些空白纸,蜡笔等习作物品;美工区投放的东西除一些常规的幼儿幼儿练习用品外,如剪刀、橡皮泥、彩纸、油画棒等,还投放一些简单手工作品的示范图,同时鼓励幼儿粘贴自己觉得满意的绘画及其他的作品;在科学区
通常提供一些幼儿操作材料,操作材料与主题相关;通常建构区是根据主题而定。
除了角色游戏和教育区角游戏,晨间自选活动也是幼儿在园游戏的一部分。
它是幼儿园一日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始,因而要精心组织每日的晨间活动,做到有目的、有计划,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每天都有新收获。为了让幼儿
轻松愉快的进行晨间活动,我们采取了让幼儿自由组合、自由选择。如:有的幼儿愿意画画,就让他自由的想象涂画;有的幼儿喜欢玩橡皮泥就让他自由的去捏、去塑造形象;喜欢玩积木的幼儿可任意搭建高楼。因此,我们会提前做好准备,对幼儿的兴趣爱好做到心中有数,在幼儿来园之前准备好各种活动材料,使幼儿一到幼儿园就能投入到活动之中去。在活动过程中,我们注意观察每个幼儿表现出的兴趣,个性语言发展水平,和同伴的交往能力,便于因人施教,帮助幼儿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使活动顺利进行。
不论是角色游戏、教育区角游戏,还是晨间自选活动,我们都会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价。评价的方式有很多,有时是全班进行,有时是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幼儿自己评价,由老师指点迷津等。幼儿的自主评价主要是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如:以教师的鼓励性言语来鼓励幼儿的“你搭建的楼房可真高,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搭建经验吗?你游戏玩的很开心,把你游戏中最快乐、最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好吗?”由幼儿主动评价的“我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我觉得谁玩得好,谁玩得不好。”又如:以教师的全面评价为主的“今天哪一组小朋友收拾玩具最快?”“发现有的小朋友在更换游戏的时候,没有将原来的游戏的玩具收拾好再到另一个游戏去,下次活动中不能再出现这种情况了。”“你学习了什么新本领?”“为了使下次游戏玩得更开心,还需要做什么?”等等。
当然,在本学期的游戏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注意和改善。如在分配游戏角色、游戏任务时,我们会指定几个能力强的幼儿为负责人,负责人再去邀请其他人。我们发现,负责人在班上走动召唤伙伴时,大多数的幼儿两眼紧张地注视着他们,小手举得高高,嘴里不停地说着:“我,我!”可是,每次被召唤走的总是那么一些人,剩下的往往是常规习惯较差,或者是能力较弱的。剩下的孩子常常由教师另行安排:去看图书吧,去玩插塑吧。沮丧、难过、不满,种种表情立即会出现在这些孩子们的脸上,而那些被召唤的孩子对教师或小负责人指定的角色也不一定满意。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是游戏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长了幼儿的生活知识。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我们会加强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指导,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成长和学习。
第9篇:北京区域杜俊广工作总结一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能满足不一样发展中幼儿的需要,所以,区域活动的开展成了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正因为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和限定的目标,在设置区域角活动时出现了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比如有的区域材料新颖好看,但却不中用;而有些只是一时好玩,却没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更有甚者,孩子们“自由放松”,教师“袖手旁观”。那么,怎样才能使区域活动更有效呢?我们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秋瑾幼儿园的教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调整,深刻地感悟到开展区域活动应以贴合幼儿认知、满足幼儿兴趣、立足幼儿发展为指引,同时把握好资料、环境、过程这三个方面: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获得整体性的发展?关键在于资料的选取。我园主要围绕主题活动、地方特色、幼儿兴趣的相互渗透来选取区域活动的资料。
1、与主题活动相融合。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具有共存性、相融性,这两种教学活动都是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的,两者的开展形式都比较灵活多样。从教学与发展的整体效益上看,两者间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宽松自主的区域活动往往能很好地配合、补充主题活动。所以,我们以一种开放的姿态,立足传统,兼容并蓄,将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根据需要把主题活动的资料提前投放到区域活动中或把主题活动中没有完成的任务延伸到区域活动中,让两种活动资料互相融合。如在大班主题活动“兵器”中,我们在建构区请幼儿搭建兵器,在计算区给兵器分类,在语言区展出“各式各样兵器的图片”,在美工区开展“学做兵器”、“设计未来的兵器”的活动,在科学区进行“潜水艇为什么能潜入海底”、“军舰为什么会浮在水上”的探索。这些活动不仅仅促进了主题活动的开展,并且使区域活动的整体性教育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绍兴是水乡名城,乌篷船、茴香豆、绍兴酒、社戏……无不散发着浓厚的地方文化气息。绍兴水养育了绍兴人,绍兴水滋润了绍兴情,孩子们看在眼里,爱在心里,急待尝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应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引导幼儿从实际出发感受家乡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为此,我们将绍兴的地方特色教育融于区域活动之中,以鲁迅笔下的人物、地名为主线,分为“鲁镇社戏、孔乙己酒店、水乡手工坊、绍兴特产店、吴妈印染”五个区域,培养幼儿知我绍兴、爱我绍兴的情感,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潜力。如社戏是祭祀而演的戏,现已演变成绍兴城乡间一种举足轻重的特有的民俗文化。个性是在农村,每逢过年过节或某些特定节日,社戏屡见不鲜。为此,我们在大厅设计了一个水中大戏台——鲁镇社戏区域。让幼儿表演学过的、自已创编的歌舞和家乡戏。每当简单欢乐的乐曲响起,孩子们都会跃跃欲试,一显身手。表演是那么投入,那么富有活力。“台下戴着乌毡帽的”也不闲着,坐在船上、桥上、长条凳上,咂着老酒,吃着茴香豆,好不悠闲自在。小小戏台为幼儿搭建了充分展示艺术才能的舞台。再如,印染业是绍兴的传统产业,中国的轻纺城就座落在绍兴水乡——柯桥。我
们幼儿园在印染厂、纺织厂工作的家长比较多,幼儿对于纺织、染色、销售已耳孺目染,积累了必须的生活经验,期望能亲自尝试一下。所以,我们投放了废旧的喷瓶、积木、颜料、毛笔、水果、蔬菜、细铁丝和家长带来次品布、小染缸等作为“印染”区域活动的操作材料。活动时,孩子们在吴妈印染坊中印的印、染的染、喷的喷、画的画,一派繁忙的景象,激起了幼儿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每次活动结束时,孩子们总是意犹未尽地拉着教师的手说:“教师,我们还想玩一会。”“教师,什么时候再让我们玩?”“这天我交了三个新朋友!”……这些活动不仅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潜力,增长了见识,并且对孩子的社会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3、与幼儿兴趣相匹配。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我们在设计活动资料时,常常会顺应幼儿的活动进程及他们的兴趣点,尽量多带给这方面的机会。比如,在益智区小朋友们很喜欢拼图。我们想到了让幼儿用自我画的作品、废旧书封面、广告图片等作为材料制作拼图,教给他们制作拼图的基本方法:先画后剪再塑封。玩自我做的拼图是何等的急切,但在兴趣盎然中,却突然发现有的很难拼,是因为构图太乱、剪的块数太多……这些问题都是小朋友在自主操作时发现的,所以他们会自觉地、有兴趣地探索、思考,这时教师要不时地关注他们,引导他们找到解决的方法。
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除了预定资料外,许多时候根据幼儿的需求,运用生成的方法,从幼儿兴趣中产生、确定区域活动资料,这些资料往往是由幼儿的兴趣热点拓展而来,这样,幼儿的学习动机直接来源于自身的需要,学习时会表现出很强的探索愿望和自立精神。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透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用心的相互作用。所以,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要根据教育主题的具体要求、幼儿的发展水平、活动室的地理位置等实际状况出发,开辟出一个个可供孩子们相互交流、共同促进又互不干扰的小天地,让他们在模拟环境中成为活动的主人。
1、区域设置要注意适宜性、趣味性。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幼儿带给适宜的环境。”所以,因地制宜地创设一个能吸引幼儿、引导幼儿、支持幼儿活动的区域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打破了班级及年段的界限,根据本园的建筑特点——长走廊,想方设法“变废为宝”,创设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鲁镇风情”全园性区域。如用稻草做成古朴的农家屋顶;废蛋糕盒叠放起来,包上家长们拿来的次品布做成漆黑透亮的台门柱子;泡沫板涂上颜色、割成古色古香的窗格子;废旧席子添上几笔做成一道道幽雅的窗帘和屏风……那里的环境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他们看看、问问、摸摸,在充满古镇风味的小街里充分感知、尽情模仿、大胆交往,这些都成了他们自身探索的需求,常常流连忘返。各班则充分利用阳台、衣帽室、午睡室以及教室的四角,科学合理地设置“鲁镇街景”“手工作坊”、“义卖”等区域,小朋友们可在教师的视线内活动,指导方便、互不干扰。
2、材料投放要注意层次性、操作性。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透过材料来实现的,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别差异,带给不一样难度的又便于操作的材料,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探索的用心性,让每个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都得到发展。如小班的材料趋于生活方面,中班趋于尝试探索方面,大班趋于合作探索方面。在同一年龄段也要注意个别差异,如带给镊子、筷子、调羹、磁铁,让幼儿探索用哪种工具能较快地取出大头针。第一层次:是让幼儿取出混杂在赤豆里的大头针;第二层次,是让幼儿取出在大小、深浅不一的小口瓶子里的大头针。再如按数字夹弹:潜力弱的用调羹,潜力强的用筷子,并进行计时训练。
在区域材料的操作上,除了材料的方便可取、持久耐用以外,还应思考材料的检验性能,即孩子能够一边操作,一边检验自我的操作是否有误,以便及时调整,方便孩子自主学习。如小班孩子的“砖块图形铺路”游戏,在大小、形状不一样的砖块中,让孩子找出适宜的,把坑坑洼洼的路修好,就是一个很好的材料。最终能把自我的成果展示出来,孩子们不胜喜悦。
3、墙面创设要注意提示性、展示性。区域活动更多的是为幼儿创设、带给自主探索的活动空间,所以,活动中教师不妨变得“被动些”、“迟钝些”,有些活动幼儿能独立操作完成的,教师应尽量减少显性指导,只是带给一些范例、图示即可。为此,我们在区角的墙上,设置了图文并茂的指示牌,将规则、流程很明白地告诉幼儿,提醒他们这是什么地方?在这能够做些什么?怎样做?注意什么……美工区:我们把作品的制作流程图贴在墙上,让幼儿自我按步骤尝试、探究,如碰到困难,能够把范例拆开,一步一步地跟着学;在表演区,贴上节奏图谱,让幼儿边看图谱边听音乐演奏,更好地帮忙幼儿进行演奏活动;在建筑区,透过把幼儿自我拼搭过的东西画出来,第一次、第二次进行纵向比较,展示在墙上。这样,从墙面上就能看到自我的提高,获得成功的喜悦。
1、把好进区关。区域活动是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在选取区域活动时,我们常会碰到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区域幼儿个性感兴趣,踊跃参加,而有些区域却无人问津,为解决这一矛盾,许多教师往往采用“活动区分配指定法”,即教师强行指定幼儿的活动区域,这样做违背我们设置区域活动的目的本意,也影响区域活动的深入开展。事实上幼儿对区域活动的选取和活动区资料的“新陈代谢”有关。例如在科学区,未带给玩水材料时,参加的幼儿往往达不到规定人数,但增加了玩水材料以后,材料的沉浮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使活动的情景大变,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拥向科学区,大大超过了规定人数。所以,我们应注意科学地投放材料,使每一个活动区都能成为吸引幼儿的强有力的磁场。
幼儿对区域活动的选取还与教师的有意引导有关。教师事先的引导有利于幼儿选取意向的建立,事后的引导则有利于选取意向的巩固,在幼儿参加有关的区域活动之前,教师要对有关活动的规则、材料、情节以及有关的注意事项进行介绍。这种介绍实际上是一种主观上的引导。
幼儿持卡入区是教师把好进区关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即教师在每个活动区根据空间的大小为幼儿设置数量不一样的插卡处。活动一开始,幼儿每人拿着自我的小钥匙(小树叶或小鱼)入区卡,任意选取区,然后将小钥匙插在相应区域的插卡处,当插卡处插满时,则表示该区已满员,幼儿须另选其它区域进行活动,有空档时,幼儿可随时持卡换区。这样,既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意愿,实现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又能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进一步的发展。
2、注意观察指导。观察是教育的先导,善于观察是一个成功教育者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观察指导是教师把握区域活动过程的重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构成合作探究的师生互动。在活动中,教师要给孩子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在自我尝试、探索和同伴交流、讨论中学习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自主学习。
幼儿活动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在活动中是否能用心主动地探索?是否能坚持完成某一活动?是否能大胆地表达自我的想法?是否能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尝试新的玩法?怎样在玩?遇到了哪些困难?解决了没有等等,透过观察、了解、分析幼儿,从而发现问题,掌握动态,因势利导。
在不断的实践反思中,我们领悟到:要学会观察,真诚地向幼儿学习,真正读懂幼儿的心。观察务必细致、深入,活动开始、结束时采用整体观察为宜,活动中要有目的地重点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选取时机,适时介入,适时参与,适时引导,与幼儿一齐协商,提出推荐或进行启发性提问;与幼儿共同探索,激发幼儿想象、思考,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师要“变成孩子”,与幼儿共享“欢乐”。
3、深入讲评。区域活动后的讲评是对区域活动的进一步完善,其目的是为了将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在群众中进行讨论和推广,它有助于平衡个别指导和群众教学,充分地激发同伴之间的学习,以到达“以点带面”的效果。讲评时应兼顾到过程和结果:
(1)注重过程的评价。教师评价的原则是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让孩子自我成为评价的主人。活动结束后,教师能够引导孩子相互讲述自我高兴的事情。如:“你是怎样玩的?”“为什么玩得这么开心?”也可要求幼儿向同伴介绍自我创新的玩法,如:“使用了哪些新的材料?”“和以前的玩法有什么不一样?”说说自我是如何与同伴一齐学习的,碰到困难双方是如何解决的。让幼儿在交流中明白哪些是欢乐的事,哪些是不欢乐的事,并找到解决的方法。这一环节,一方面让幼儿充分回忆了操作中碰到的种种问题,让孩子将新的认知提升为经验;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孩子喜欢交流、愿意共享的需要。
(2)注重结果的评价。处处有教育,人人有发展,教师要善于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以肯定鼓励为主,如幼儿作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表现,能克服困难,相互合作的学习品质,整理物品的良好习惯等进行适当的正面讲评,让孩子感到教师对他们是很关注和很重视的。仅有在这种成就感的不断刺激下,幼儿参加区域活动的兴趣才能长盛不衰。
总之,提高区域活动的有效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教师把握好环境、资料、过程这三个方面,更需要教师不断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使区域活动的教育目标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