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ag真人登录首页 > 范文大全

测肺活量的机器是利用什么原理啊? 求物理高手!!11 -ag真人登录

时间:2023-03-26 22:07:25 作者: 字数:30515字

测肺活量的机器是利用什么原理啊?

肺活量是指一次深吸气后的最大呼出的气体容积。

由于人体呼出的气体密度比水轻,在水中会上升,通过导管向桶内吹气,利用气体上升把桶底的水排出、水受重力自动向下流而水面下降的原理,可以进行肺活量测量。

人体吹出气体的体积,就是桶内被排出的水所占的体积,即桶内被排空部分的容积。

求物理高手!!11

f浮=g=mg,

v排=f浮/(ρ水g)=mg/(ρ水g)=m/ρ水,

v上=sh,

则内部密闭空气体积是:v=v排 v上=m/ρ水 sh。

内部密闭空气压强为:p=mg/s po。

而:povo=pv=( mg/s po)(m/ρ水 sh)

故肺活量的表达式为:vo=( mg/s po)(m/ρ水 sh)/po

《测量肺活量》的教学反思

      学生在上周刚好体检就测量过肺活量,知道用肺活量测量仪测量肺活量的大致方法和步骤,部分学生仍然记得当时测得的数据。但是学生普遍不知道肺活量测量仪的测量原理,也不知道这个指标究竟意味着什么,肺活量的高低对人体的影响。

      本实验在学生了解呼吸过程之后,学生已经知道呼吸过程伴随肺体积的改变,也就是说,肺容积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这是检测肺功能的最直观也是最客观的指标。所以在教学中,在这里安排这个实验很及时;学生通过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得到数据,通过比较,大致了解自己目前的身体健康情况,为以后的生活提出一些建议。

      第一步引导学生,明确一下“肺活量”的概念: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也就是说,我们只要通过一定的手段,能测量出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体积,即测得肺活量。学生就会感兴趣那我们如何得知自己肺活量的大小呢?靠什么去测量呢? 有些同学就说把呼出的气收集起来就可以知道了;还有的说可以吹东西,比如说风车,看风车动的时间长短不一样就知道肺活量大小了;还有的同学说可以吹口哨,声音时间长短不一样也可以知道。于是进一步引出吹笛子的实验。

      最终引出最开始提出收集吹出来的气的想法进一步引导学生来想一想怎么样收集?同学就提出用塑料袋进行收集,我紧接着出示实验材料,于是就在实验中完成了教学。

    整节课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不难,问题出在吹哨子的地方,可能是我一开始没有讲明白,导致学生对于这个实验不知道怎么操作,乱糟糟的一片,在暂停了实验解释过后他们才能明白这个实验的原理和做法,自己的教学用语教学逻辑教学连贯性还需要加强。

浮筒式肺活量计测量方法?

测量肺活量时先把外筒注满水,再把内筒轻轻放入外筒内,把有刻度的面对准观察者,然后让学生吸足气,将嘴放在进气管上的漏斗上尽量将肺中的气吹入进气管中,通过外筒的出气管使内筒徐徐上升,到吹完气后将胶管捏住,浮筒便会停在某一个高度既不上升、又不下降,可通过刻度线看到浮筒上标出的毫升数(ml)即为该学生的肺活量。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这么写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这么写

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

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

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瓶子赛跑

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

点?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

操作:

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

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

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讲解:

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

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

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

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

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

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

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

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讲解: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创造:

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带电的气球

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操作:

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讲解:

1 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 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

可爱的浮水印

思考:宣纸上漂亮的图案不是画出来的,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材料:脸盆1个、宣纸1-2张、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约半盆)

操作:

1、在脸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轻轻碰触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

面上扩展成一个圆形。

2、拿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后轻碰墨汁圆形图案的圆心处,看看有什么现象。

4、把书法用纸轻轻覆盖在水面上,然后缓缓拿起,纸上印出什么图案呢?

讲解:

1、棉花棒碰触时,墨汁会被扩展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圈图形。

2、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所涂上的少量油,就会影响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

3、水印会呈现不规则的同心圆图形。

创造:

试试其他的方法,改变水面上墨汁的图形。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怎么写?

上面中间写:某某试验报告,左边写姓名,右边写时间;再往下排列写:1、提出问题,2、猜测,3、试验器材,4、试验步骤,5、观察现象,6、结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颜色与吸热 急!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问题产生:

周日上午,我和妈妈在阳台晾这衣服。妈妈随手拿起爸爸的两件衣服——一件事略厚的黑色上衣,另一件则是单薄的白色衬衣,问了一句:你觉得应该是黑色衣服先干呢,还是白色衬衣先干呢?我比较了这两件衣服的厚度,不假思索的就说了一句:当然是白色衣服先干啦。

当天下午三点半左右,我跑出阳台,分别摸了摸两件衣服。竟发现较厚的黑色衣服已经全干了,而白色衬衣却还没干透。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猜测与分析:

湿的衣服变干,其实是水吸热蒸发的过程。黑色衣服先干,说明黑衣服所吸收的热量比白色衬衣所吸收的热量多。但是黑色的衣服却比白色的衣服先干。这会不会物体的颜色与吸收热量的量有关呢?

设计并进行试验:

实验1:我从仓库里拿出两块质地和厚度都相同的布料——一块是白色的,另一块是黑色的。把它们同时放入同一盆水中,浸湿同时拿起,绞在一起将两块布一起拧水(使它们保留同样多的水分),然后将它们同时挂在阳台晾。

测量结果: (晾晒时,布料的变化如下)

10min 20min 一小时 两小时 三小时

白色布料 停止滴水 湿润 微干 上面一部分干了 还有下半部分没干

黑色布料 停止滴水 湿润,有大量蒸汽 上半部分明显干了 大半部分干了,底边还有点湿润 完全干了,明显感到布料变热

由此,我可以确定,在相同条件下,被浸湿的黑色布料比白色布料先干。即,黑色布料比白色布料的吸热能力强。

产生的新问题:

黑色的布料比白色的布料吸热能力强,那么其它物体的吸热关系又如何?

实验2:我从实验室里借来了温度计,又从家里拿了完全一样的黑、白两个盒子,并在盒子内装了部分水,在盒子最上部开了一个恰好容温度计伸入的孔。在顶楼进行了实验:

测量物

时间 温度(℃) 装在黑纸盒内的水 装在白纸盒内的水

开始 19 19

2min后 21 19.5

4min后 22.5 20

6min后 24 20

8min后 26 20

10min后 26 21

15min后 28 22.5

20min后 29 23

根据测量结果,我发现,黑色纸盒内的水温上升快,在20分钟内上升了10℃,而白色水温内的水升温较慢,在20分钟内仅上升了4℃。结合上述两个实验,我认为,黑色物体比被色物体的吸热能力强,即黑色比白色的吸热能力强。

产生新问题:除了黑白两种颜色外,其它的颜色的吸热能力相同吗?于是,我又接着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3:我在五个相同的玻璃杯内分别加入了100ml用颜料和水配制成的红、黄、蓝、绿、紫色的水,并在姐姐的帮下,将五个玻璃杯放上天台上分别用温度计测量在一定时间后各种颜色的水的温度。

测量物时间 温度(℃) 红色的水 黄色的水 蓝色的水 绿色的水 紫色的水

开始时 19 19 19 19 19

10min后 23 22 22.5 21.5 23

15min后 25 24 25 24 25

20min后 26.5 25 26 25.5 27

25 min后 27.5 26 27 26 27.5

30min后 28.5 27 28 27 28.5

根据实验结果,我认为,不同颜色的水在阳光下的吸热能力不尽相同,同时我还发现,颜色越深的吸热能力越强。

结论:经过了将近一周的实验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物体的吸热能力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且颜色越深,吸热能力越强。

小学科学实验原始记录单与实验报告单的区别

基本要求:1.实验原始记录须记载于正式实验记录本上,实验记录本应按页码装订;须有连续页码编号,不得缺页或挖补。2.实验记录本ag真人登录首页一般作为目录页,可在实验开始后陆续填写,或在实验结束时统一填写。3.每次实验须按年、月、日顺序在实

小学科学模拟仙人掌蒸发实验报告

你好,看了你的描述之后,没有发现问题是什么?

如果你没有把问题描述清楚的话,那么大家很难针对问题进行回答,从而对你进行帮助。

希望你能够尽快把想要的问题描述清楚,以方便大家能够尽快针对问题进行回答,对你进行帮助,谢谢。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都是有老师来填还是学生填

如果老师要其他年级学生填写会怎么样!如果上报了教育局会怎么样,这可以说是什么

小学科学实验教案

实验内容:测量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科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3课《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执教教师:雷宜武 执教时间:2011-4-17

单位:四川省开江长岭中心校

课题:跳动起来会怎样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到运动会影响我们的呼吸和心跳,心跳和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

实验重点:知道运动会使人的呼吸和心跳迅速加快,休息后呼吸、心跳又会慢慢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实验难点: 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实验器材:自创的带秒表的多路演示汇诊听诊器 、自创的呼吸计数器

实验类型:演示实验、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

测量安静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 1.教师演示带秒表的多路演示汇诊听诊器,测量心跳,重点示范确定心脏的位置很重要(心脏位于人的胸腔的偏左)。

2.指导秒表的正确使用。计时要准.

3.学生分组用带秒表的多路演示汇诊听诊器测量安静状态下自己1分钟的心跳,同学之间相互测定较好。一次可以三,五个学生同时听.

4.提醒测量呼吸次数的注意点:吸一口气呼一口气算一次呼吸。人在呼吸时鼻腔、胸腔、腹腔等器官都参与了活动,身体上的变化是比较明显的,学生也是可以感受得到的。用自创的呼吸计数器演示测量呼吸次数. (不要紧张,要保持均匀、平稳的呼吸,不要故意深呼吸等)

5.学生分组测量安静状态下自己1分钟的呼吸。二人一组

6.边测量边在记录表中记录数据。

测量运动结束后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 1. 运动2分钟即可。

2.2分钟运动结束后立即测量1分钟心跳和呼吸。可以同时测量呼吸和心跳。

3.学生分组测量,边测量边在记录表中记录数据。

4,测量休息一会后每分钟的心跳和呼吸的次数。

实验总结 汇总实验数据,发现静止状态与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的不同。人在运动时,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比原来要多很多,所以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次数都会比原来增加。每个人的呼吸、心跳次数都不一样,但一般呼吸多在20次左右,心跳在80次左右。

4.整理器材 将实验材料整理好。

实验结论:一般情况下,学生每分钟的呼吸多在20次左右,心跳在80次左右;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迅速加快。休息后呼吸、心跳又会慢慢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实验后的反思: 实验前 学生对自己身体的了解比我想象中的更少,当教学中让学生预测自己一分钟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时,数字的大小差异到了令人不信的地步。预测不是没有根据地瞎说一气,必须建立在自己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虽然学生们从三年级已经开始专门训练了测量的技能,但长期以来,跟实际生活脱离的学习还是使学生对数字的感受很生疏。

"我一分钟大概要呼吸60次。""1分钟我心跳动的次数大概有十几次吧!""100次!""30次!"……面对这些数字,我真的感觉到了孩子们的认识是千差万别的,也让我意识到了对学生进行量化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实验后: 我又低估了学生的智慧”天气冷了,我们穿的衣服厚,摸心脏测量比较麻烦,有时可能感觉不到。采用摸手腕的脉搏来测量,只要通过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就可以知道心脏的跳动次数了. 我还发现:不只是运动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会增加;在哭的时候,生气的时候,考试的时候很紧张,走夜路的时候受到委屈的时候,受到惊吓的时候,做错事的时候,被人吓倒的时候,,,,,,等都可以使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会增加.

一分钟呼吸心跳次数记录表

平静状态 运动二分钟后 运动后较长时间

一分钟呼

吸的次数

一分钟心跳的次数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开江长岭中心校 年(班)级 四 年级1 班 实验者

时间 2011-4-17 实验名称 测量呼吸和心跳

实验器材:带秒表的多路演示汇诊听诊器 、呼吸计数器

我的猜测:运动会影响到我们的呼吸和心跳,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收进更多的氧气。

我是这样做的:1.用带秒表的多路演示会诊听诊器测量心跳,在老师的指点下确定心脏的位置(位于人的胸腔的偏左)。

2.学秒表的正确使用,计时准确.

3.用带秒表的多路演示会诊听诊器测量安静状态下自己1分钟的心跳,同学之间相互测定。一次三,五个学生同时听.

4.用呼吸计数器测量1分钟的呼吸次数.

观察到的现象: 平静状态 运动二分钟后 运动后较长时间

一分钟呼吸的次数 20 32 25

一分钟心跳的次数 85 108 90

我认为:一般情况下,每分钟的呼吸多在25次,心跳在80次;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迅速加快。休息后呼吸、心跳又会慢慢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疑问:在登上高楼时有的同学会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而有的同学呼吸却没多大的变化?

指导教师:雷宜武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测量呼吸和心跳》探究活动的设计

科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3课《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执教教师:雷宜武 执教时间:2011-4-17

单位:四川省开江长岭中心校

本课的教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参加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谈自己运动后的感受,激发学生关注运动对自己呼吸和心跳的影响,了解学生对运动对自己呼吸和心跳的影响的原始认识。

第二,组织学生搜集三种状态(静止、运动后、休息3分钟后)下每分钟呼吸和心跳的数据。在这个过程中,测量前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指导玩吗在测量数据的时候,数据的准确性是最重要的。因此,要在测量前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使我们测量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更准确?”对测量的方法和测量时的注意事项进行细致的讨论。

第三,组织学生对搜集的三组数据利用统计图进行分析,引导他们发现呼吸和心跳的规律,以及运动对呼吸和心跳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了解自己在正常情况下和运动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2、认识到运动会影响到我们的呼吸和心跳,心跳和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

3、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4、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收进更多的氧气。

5、 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二、过程与方法: 科学探究:

1、能够准确地测量自己在平静时、运动后、运动结束休息3分钟后1分钟内呼吸、心跳和脉搏的次数;

2、能运用学习过的数学方法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3、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要研究的问题进行解释;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

2、能够耐心、细致的完成心跳和呼吸次数的测量活动。

3、认识到搜集科学数据的准确性的意义;

四、教学重点:

重点: 知道运动会使人的呼吸和心跳迅速加快,休息后呼吸、心跳又会慢慢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难点: 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五、教学准备:自创的带秒表的多路演示会诊听诊器 、吸管、自创的呼吸计数器

六、教学活动过程设计:1

一、导入

1、交流谈话:同学们喜欢体育运动吗?说一说你平时经常做哪些体育运动。那么我们运动后和运动前相比,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呢?当学生提到呼吸加快、心跳加快的时候,追问学生:你知道为什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会加快吗?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参加运动后身体的变化,谈论自己运动后感受,引出心跳与呼吸的次数在运动前后是有变化的,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同时也激发起学生对运动对呼吸和心跳的影响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追问了解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初始认识,为本单元其它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

2、看来人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在运动前后的变化是最明显的。那你有没有亲自测量过你在运动前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测量我们运动前后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找出它们和运动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测量三种状态下每分钟呼吸和心跳次数

1、交流谈话:既然说到测量,那么测量的数据的准确性是最重要的。才能准确的测量出我们一分钟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用3分钟的时间一起来研究研究。用我自创的呼吸计数器来测量.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2、有结果了吗?每组先选一点最想告诉大家的来汇报,其他组听有没有不同意见。(学生汇报,要求边讲解、边示范。强调:一呼一吸是一次呼吸——最后统一测量心跳的方法:用手摸心跳或脉搏)

(设计意图:在进行实际测量前,对测量方法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讨论、汇报的形式选择出一种合适的测量方法,并提出测量的要求,将名测量时的注意事项。如:怎样才算一次呼吸?明确什么是一次心跳,如何正确测量等。目的就是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这是科学课的根本特征)

3、有了测量的方法和标准了,接下来我们就要实际测量了。首先我们来测心跳,你们可以采用你们感觉最清楚的那种方法。你先估计一下我们一分钟的心跳会是多少下?(随机问一下即可)这样,为了测量结果更加准确,用我自创的带秒表的多路演示会诊听诊器来测量.你自己数心跳的次数,听到停后,将你的心跳次数记录在自己的记录单上。(1分钟实测)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预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更加关注实验数据)

4、用同样的方法测呼吸。(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刻意改变呼吸的频率)

5、交流谈话:记录好了吗?和你开始预测的心跳、呼吸次数的数据一样吗?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测量的心跳、呼吸的次数与别人比一比,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讨论——汇报)

(设计意图:在测量结束后,引导学生对小组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使他们意识到异中有同,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小结:每个人的呼吸、心跳次数都不一样,但一般呼吸多在20次左右,心跳在80次左右。

6、刚才我们测量的是在安静状态下的心跳和呼吸的次数,那么在参加运动后,我们每分钟的心跳和呼吸的次数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这样,让我们先来做做运动,然后再实际测量一下吧,要求:运动之后先测量心跳的次数。(做1分钟运动,记录心跳的次数)

7、刚才大家在做运动的时候都很卖力气,测量时也很认真,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优美的录像休息一下吧,不过可是有条件的:在看完录像之后,我们还要继续测量一次心跳的次数。(学生看录像——继续测量心跳的次数,并记录)

8、刚才我们测量了运动后及休息一会后每分钟的心跳的次数,那么我们的呼吸的次数在运动后及休息一会后会有变化吗?让我们用刚才的方法再来测量测量吧!(与1、2的方法相同,测量并记录)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测量运动后及休息3分钟后的呼吸、心跳次数。在活动中注意及时收集运动后呼吸、心跳的次数,并及时记录。休息的过程中,播放录像,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调节情绪、放松身体,继续收集第三组数据,从而为后面的整理、分析数据做准备。)

三、整理、分析数据,形成解释

1、刚才我们通过测量收集到了“安静状态下”“运动结束时”和“休息一会儿后”的每分钟心跳和呼吸的次数的数据。对于科学家来说,仅仅观察统计表中收集数据是不够的,更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找出它们变化的规律,这就需要借助我们数学课上学过的更加直观的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的帮助了(出示统计图,初步讲一下统计图的构成),你能像科学家们那样选择用其中一种统计图的形式,将你测量到的自己的呼吸和心跳的三组不同情况下的数据制成统计图吗?

(设计意图:统计图的介入,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将统计表中的数据制成条形或折线统计图,可以更直观、形象地说明问题,知道制作统计图也是整理数据的一种好方法。)

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在做好统计图后,根据统计图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制图,讨论,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在整理数据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对收集到的三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看到的现象做出解释,即引导他们发现呼吸与心跳的次数与运动是有关系的。这是科学探究的根本目的)

2、学生汇报,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引导,使学生的发现从对客观事实的关注向规律性解释发展。

四、延伸

通过本课的研究,我们发现运动会影响我们的呼吸和心跳,研究到这里你还有哪些问题要问吗?

《测量呼吸和心跳》,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运动对呼吸和心跳的影响,难点是如何采集比较准确的数据。

1.小资料:

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平静时的呼吸和心跳参照数

呼吸频率 心跳频率

年龄 每分钟呼吸次数 年龄 每分钟心跳次数

新生儿 40-50次 新生儿 140

5岁儿童 20-30次 3岁儿童 110

10岁少年 25次以下 4岁儿童 100

15岁青少年 20次以下 10岁少年 90

成年人 16-18次 成年男子 70-72

成年女子 76

2、认识剧烈运动后心跳和呼吸加快的原因

谈话:心跳使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血液向人体各处不断输送氧气和养分,同时又将身体内产生的废气通过肺部排出体外。那么,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发生了什么变化?(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

想一想,运动时为什么呼吸会加快?

解释剧烈运动后呼吸、心跳会同时加快的原因。(人体在运动时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和能量,这就需要肺部吸进更多的氧气和心脏泵送更多的血液量,这就产生了的呼吸和心跳同时加快的现象。人的身体在运动时要比静止时需要更多的氧气,这就需要通过加快心跳使血液循环加快,加快呼吸补充运动时需要的大量氧气,这样才能保证人体进行剧烈的运动。)

3、认识增强心肺功能需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道理

在登上高楼时有的同学会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而有的同学呼吸却没多大的变化?讨论:这种差别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

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会怎样?

②不锻炼或少锻炼的人又会怎样?

解释这种现象差别的主要原因:经常体育锻炼的人心脏跳动比不经常锻炼的人更有力,肺的呼吸本领也强,因此,经常锻炼的人在运动时,心、肺能为人体提供足够的氧气,也就不容易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而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他的心脏不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那么有力,心肺的供氧的本领不强,不能满足从事剧烈运动或繁重工作时人体对氧气的需要,要靠额外加快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来弥补,也就特别容易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

小学科学比比谁的气量大 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比比谁的气量大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水蒸发速度快慢的控制因素

二.实验步骤

1.提出问题:什么因素影响谁的蒸发快慢

2.建立假设:假定温度的高低可以影响水蒸发的快慢

3.设计方案:

①实验材料:酒精灯,两块载玻片,两个镊子,胶头滴管,装有水的烧杯

②实验方法:用胶头滴管从烧杯中吸取少量水,在两块载玻片上各滴入2-3滴水,分别以那个镊子夹住;其中那个一个载玻片放在燃着的酒精灯上,观察两个载玻片的蒸发快慢

③注意事项:用酒精灯加热载玻片时,要用外焰加热;加热之前要预热;两块载玻片之间要有一定距离.

④观察结果:用具警灯加热的载玻片上的水蒸发的速度比放在室温下载玻片上的水蒸发得快.

三.得出结论

温度越高,水蒸发的速度越快

同时,它也和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还有水面上的风速,搅动水面速度,气压等都有关系!

小学科学光是怎样传播的实验报告

实验:用a4纸四小张,三张打孔,下面用夹子夹住,按一定距离平放,再用手电照,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学科学实验实怎样用

科学实验首先要有思路,想做什么样的实验,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之后是准备实验器材,可以上淘宝、科乐空间等地方购买。最后是动手实施、反复改进。今年来随着欧美steam教育理念的普及,越来越的家长和学生的对科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